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第六章消化系统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1年12月20日

  (二)胃 婴幼儿胃壁肌肉薄,伸展性较差,胃的容量小,且消化能力较弱。给婴幼儿提供的食物以及每餐的间隔时间,应考虑到年龄特点。
  (三)肠
  婴幼儿肠管相对较长;小肠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较强,但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或便秘。
  (四)肝脏
  婴幼儿肝脏相对较大,在肋缘下摸到肝脏下缘,一般为生理现象。
  因婴幼儿肝脏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脏贮存糖原较少,容易因饥饿发生低血糖。肝脏解毒能力较差。
  (五)胰腺
  婴幼儿时期胰腺对淀粉类和脂肪类的消化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小肠液的消化。随着年龄增长,胰腺功能日趋完善。
  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
  1.定期检查牙齿。
  2.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教育幼儿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4.婴幼儿饮食中供应充足的钙。
  5.纠正幼儿某些不良习惯。如托腮、咬舌、咬唇、咬指甲、吃手指等,以预防牙列不齐。(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饭后擦嘴、漱口,吃完零食也应及时漱口。
  2.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3.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挑食。
  4.不要边吃边说笑,更不要边玩耍边吃零食。
  (三)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幼儿进行剧烈运动
  饭前应安排幼儿进行室内较安静的活动。饭后宜轻微活动,如散步,1~2小时后方可进行体育活动。
  (四)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让幼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让幼儿憋着大便,以防形成习惯性便秘。适当运动,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多喝开水,都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