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小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27日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荇的一种直观方式。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②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Ⅰ.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词与形象的配合;
  Ⅱ.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Ⅳ.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知识的概括
  ①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②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Ⅱ.提供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Ⅲ.科学地进行比较。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Ⅳ.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5.知识的保持
  (1)遗忘及其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②干扰说
  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
  ③动机说
  (3)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⑤合理进行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