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5日

  四、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正方体积木若干套。

  2.自制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如下图,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2、如果较大的物体用1立方厘米去量好不好?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呢?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实验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的过程是:

  1)每五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取24块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积木,任意拼摆长方体,然后把数字记录在表格里面。

  2)通过课件演示,根据学生的记录表,操作验证。小组讨论: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概括

  1)研究数字间关系。

  分组讨论:从这些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②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2)概括体积公式。

  ①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例1.的讲解]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让学生计算例1。

  ②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V=a·a·a,也可以写成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