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章节知识点(第六章第一节)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23日
小学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所谓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所谓创造才能,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指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智能、灵感与意志去探索、发现、创建和掌握尚未知晓的新的知识或方法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是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包括持久力、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与身体健康水平有关。
  (四)培养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小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