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用来表示债权和债务的增减变动。现在的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包含记账方法的平衡原理、记账方向的符号和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等重要内容。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统一地将左右两方分为借方和贷方,在丁字账户中,左方固定为借方,右方固定为贷方。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确定账户结构的目的是分别规定借方、贷方发生额的内容和账户余额的方向,便于有规律地登记账户和结出账户的余额。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资产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在负债类账户中,负债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负债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4)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在成本类账户中,成本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成本的转销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初、期末如有余额,余额在账户的借方。
(5)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是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损益类账户在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该类账户期末结转之后没有余额。损益类账户又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①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在收入类账户中,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收入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期末本期发生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收入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无余额。
②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在费用类账户中,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