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十章讲义串讲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4日

第三节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的债权债务包括:各种应收、预付、应付、应交款项以及各种借款等。债权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债务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等。本节主要介绍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债权债务发生和结算的账务处理。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预付款项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一)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科目用于核算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应收账款”科目借方登记应收账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应收账款的收回及确认的坏账损失,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预收的款项。 
【例l0一8】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额34000元,已办理托收手续。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甲公司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234000 
(二)应收款项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转销等情况。“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率一(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借方)余额  
【例l0—9】20×8年l2月31日,甲公司对应收乙公司的账款进行减值测试。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l00000元,甲公司根据乙公司的资信情况确定按10%计提坏账准备。假定20×8年l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0,则甲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l0000元(100000×10%一0)。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l0000 
贷:坏账准备 l0000 
假设20×9年6月,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实际发生坏账损失7000元。甲公司确认坏账损失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7000 
【例l0—l0】沿用【例10—9】,甲公司20×9年末应收乙公司的账款金额为120000元,经减值测试,甲公司决定仍按10%计提坏账准备。则甲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9000元[120000×10%一(10000—7000)]。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00 
贷:坏账准备 9000 
(三)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科目用于核算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例l0一11】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材料5000吨,单价l0元,所需支付的款项总额50000元。20×9年9月12日,甲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向乙公司预付货款的50%。9月30日,收到乙公司发来的5000吨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补付其余款项。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预付50%货款  
借:预付账款——乙公司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2)收到材料  
借:原材料——××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预付账款——乙公司 58500 
借:预付账款——乙公司 33500 
贷:银行存款 33500

二、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科目用于核算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的企业,预付的账款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应付账款”科目贷方登记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而发生的应付账款,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或已冲销的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等,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例l0—l2】20×9年5月5日,甲百货商场从乙公司购入一批家电产品并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20×9年5月23日,甲百货商场通过银行转账偿付所欠货款。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20×9年5月5日,购买产品  
借:库存商品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1170000 
(2)20×9年5月23日,偿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117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等,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例l0一13】20×9年9月,甲公司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为500000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为38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为4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为50000元,销售人员工资为30000元。9月30目,甲公司通过银行代发了本月工资。不考虑其他因素,相关会计分录为:  
(1)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80000 
制造费用 40000 
管理费用 50000 
销售费用 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0 
本例中,根据不同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不同,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80000元应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0元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人员工资50000元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工资30000元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2)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四、应交税费  
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参见【例l0一8】、【例l0一12】,以下举例说明应交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例l0—14】20×9年8月,甲管理咨询公司本月的营业收入为3000000元,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9月7日,甲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缴纳了8月份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不考虑其他税费,相关会计分录为:  
(1)8月31日,计算应交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应交营业税=3000000×5%=150000(元)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50000×7%=10500(元) 
应交教育费附加=150000×3%=45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l6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05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4500 
(2)9月7日,缴纳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05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4500 
贷:银行存款 l65000

五、借款  
(一)短期借款  
企业取得短期借款时,应当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按月预提利息费用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实际支付利息时,根据已预提的利息,借记“应付利息”科目,根据应计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根据应付利息总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短期借款到期偿还本金时,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l0—15】甲公司于20×9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800000元,期限为6月,年利率为6%。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1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800000 
贷:短期借款 800000 
(2)1月31日,计提利息 
本月应计提的利息金额=800000×6%÷l2=4000(元) 
借:财务费用 4000 
贷:应付利息 4000 
2月末计提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同上。  
(3)3月31日,支付第一季度利息费用 
借:应付利息 8000(1-2月已提的利息)  
财务费用 4000(3月应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l2000 
(4)4月30日,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4000 
贷:应付利息 4000 
5月末计提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同上。  
(5)6月30日,支付第二季度利息费用,同时归还本金 
借:应付利息 8000 
财务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l2000 
借:短期借款 8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 
(二)长期借款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额,还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计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企业归还长期借款的本金时,应按归还的金额,借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归还的利息,借记“应付利息”、“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l0一16】20×9年1月1日,甲公司为集中购买一批材料向银行借入资金3000000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所借款项已存入银行。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20×9年1月l日,借入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3000000 
(2)20×9年1月31日,甲公司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应计提的利息金额=3000000 ×8%÷l2=20000(元) 
借:财务费用 20000 
贷:应付利息 20000 
本例中,借入的长期借款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20×9年2月至2×11年11月,各月计提利息会计分录同上。  
(3)2×11年l2月31日,归还长期借款和利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3000000 
应付利息 700000(已计提的20000×35个月)  
财务费用 20000(未计提的1个月)  
贷:银行存款 3 720 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