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证380指数。
(2)综合指数类:
1)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2)新上证综合指数。新上证综指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2个交易日纳入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上证综合指数系列还包括A股指数、8股指数及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类指数、中型综指、上证流通指数等。
3.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教
(1)成分指数类,包括:①深圳成分指数;②深证100指数。
(2)综合指数类:①深圳综合指数。②深圳A股指数。③深圳B股指数。④行业分类指数。⑤中小企业板指数。中小企业板指数以全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后并正常交易股票为样本,新股于上市次日起纳入指数计算。中小企业板指数以2005年6月7日为基日,设定基点为1000点,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⑥创业板综合指数。⑦深证新指数。
4.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主要股价指教
(1)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起编制公布、系统反映香港股票市场行情变动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指数。它挑选了33种有代表性的上市股票为成分股,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2006年2月,首次将H股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至2007年3月,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纳入恒生指数,恒指成分股增加至38只。
(2)恒生综合指数系列,由恒生银行2001年10月3日推出。恒生综合指数包括2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并分为两个独立指数系列,即地域指数系列和行业指数系列。地域指数分为恒生香港综合指数和恒生中国内地指数。
恒生中国内地指数包括77家在香港上市而营业收益主要来自中国内地的公司,又分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和恒生中资企业指数(红筹股指数)。
(3)恒生流通综合指数,2002年9月23日推出。
(4)恒生流通精选指数系列。
(5)台湾证交所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
5.海外上市公司指教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全资子公司CBOE期货交易所(CFE)推出CBOE中国指数。
(二)我国主要的债券指数
(1)中证全债指数。
(2)上证国债指数。
(3)上证企业债指数。
(4)中国债券指数。
(三)我国基金指数
(1)中证基金指数系列。
(2)中证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
(3)上证基金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