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目后评价的目标评价和可持续发展分析
1.目标评价
(1)目标评价的层次
包括宏观项目目标分析和直接建设目标分析两个层次。
①宏观目标层次,即对国家、地区、行业产生的影响,或对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内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或当地经济发展对项目产生的产品或服务的需要;项目能推动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现有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增加对外出口产品的国民经济效益;增加人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职工生产安全程度,扶持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②直接的建设目标(直接目的),即项目产生的直接作用和效果。
通常评价的内容包含: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改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结构,扩大企业规模;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压缩成本,为企业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创造条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改善售后服务,打造企业产品的品牌,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活力等;通过控制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财务或经济收益,满足资源投入的回报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2)目标评价的内容
①分析项目实施中或实施后是否达到在项目前评估中预定的目标,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与预定目标产生偏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②在项目实施或运行中,有哪些变化,应采取哪些措施和对策,以保证达到或接近达到预定的目标和目的。
③必要时对项目的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其合理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提出调整或修改目标和目的的意见和建议。
(3)目标评价的方法 目标评价的常用分析方法包括目标树法、层次分析法和逻辑框架法等,国际上常采用逻辑框架法。
(4)项目目标适应性分析 项目目标适应性是指项目原定目标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观利益,是否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否符合项目的性质,是否符合项目当地的条件等。
2.项目可持续性分析
(1)项目的持续性
①概念 指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完成后,项目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是否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下去实现既定目标。
②要素 技术、财务、环保、管理、政策等。
[2006年真题] 项目后评价中,项目可持续性分析的要素包括( )等。
A.财务
B.污染控制
C.技术水平
D.社会就业
E.政策调整
[答案] 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