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产业政策,这一特征在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中尤其明显。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中,产业政策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2005年制定并发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规定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地方政府和国家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2.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1)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2)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
(4)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三)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五)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