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第二章重点知识1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27日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产出、就业和价格,分别通过不同指标加以衡量。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

  (1)各种gdp的定义和特点

  (2)gdp统计核算方法。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简单的理解就是“人头论”,是我国的“国民”,不管在哪里收入都算是我国,我国分配给外国人的,也不算我国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3.其他衡量产出与收入的指标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国经济利用自己资源的情况。由于劳动是任何经济的主要资源,从而充分就业是各国经济决策首先关注的目标。

  就业情况的变动和实际产出变动趋向一致:

  当实际产出上升时,对劳工的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

  当实际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1.就业、失业的统计概念

  (1)统计方法。美国劳工局采用“人口调查随机抽样法”来收集每个月的就业资料,调查将16岁及以上的人口分为四组:

  (2)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率。也就是说,失业率所衡量的是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

  2.失业的类型

  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

  在一个理想的经济中,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随时间以快速稳定的步伐增长,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或缓慢增长,既没有大量的失业也没有显著的通货膨胀。然而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这种短期波动称为经济周期(商业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