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 在一个理想的经济中,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随时间以快速稳定的步伐增长,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或缓慢增长,既没有大量的失业也没有显著的通货膨胀。然而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这种短期波动称为经济周期(商业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2.经济周期的形式
经济周期一般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衰退和扩张。“峰”和“谷”代表着周期的转折点。衰退是经济周期的下降期,始于峰而止于谷;扩张是经济周期的上行期,始于谷而止于峰。
经济周期虽然有着共同的阶段形式,但不同经济周期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有很大的不同。到目前为止,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也没有精确的模型可以预测经济周期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3.经济周期的衡量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表现出一个长期增长趋势,即潜在GDP的长期变动趋势。潜在GDP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
(1)周期性波动是用实际GDP与长期增长趋势背离的程度来衡量的。在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2)衰退。当实际产出连续1~2年下降,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并不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衰退。
(3)萧条。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
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
产出与就业水平紧密相连,并同向变动。潜在GDP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当经济处于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存在产出缺口时,无法为能够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产出缺口越大,失业率越高。根据奥肯定率,美国实际产出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增加一个百分点。周期性失业发生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是由总支出不足引起的,因此,周期性失业又被称做需求不足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