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器A  | 
 机器B  | 
 机器C  | 
 整条生产线(资产组)  | 
| 
 账面价值  | 
 400 000  | 
 600 000  | 
 1 000 000  | 
 2 000 000  | 
| 
 可收回金额  | 
 
  | 
 
  | 
 
  | 
 1 200 000  | 
| 
 减值损失  | 
 
  | 
 
  | 
 
  | 
 800 000  | 
|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 
 20%  | 
 30%  | 
 50%  | 
 
  | 
| 
 分摊减值损失  | 
 100 000 *  | 
 240 000  | 
 400 000  | 
 740 000  | 
| 
 分摊后账面价值  | 
 300 000  | 
 360 000  | 
 600 000  | 
 
  | 
| 
 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  | 
 
  | 
 
  | 
 
  | 
 60 000  | 
| 
 二次分摊比例  | 
 
  | 
 37.50%  | 
 62.50%  | 
 
  | 
|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 
 
  | 
 22 500  | 
 37 500  | 
 60 000  | 
| 
 二次分摊后应确认减值损失总额  | 
 
  | 
 262 500  | 
 437 500  | 
 
  | 
| 
 二次分摊后账面价值  | 
 
  | 
 337 500  | 
 562 500  | 
 
  | 
  *按照分摊比例,机器A应当分摊减值损失160 000元(800 000×20%),但由于机器A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00 000元,因此机器A最多只能确认减值损失 100 000元(400 000-300 000),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 60 000元(160 000-100 000),应当在机器B和机器C之间进行再分摊。
  根据上述计算和分摊结果,构成生产线的机器A、机器B和机器C应当分别确认减值损失100 000元、262 500元和 437 5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机器A 100 000
          ——机器B 262 500
          ——机器C 437 5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机器A 100 000
              ——机器B 262 500
              ——机器C 437 500
  【例题15•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拥有A、B、C三家工厂,分别位于国内、美国和英国,假定各工厂除生产设备外无其他固定资产,2011年受国内外经济发展趋缓的影响,甲公司产品销量下降30%,各工厂的生产设备可能发生减值,该公司2011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有关资料如下:
  (1)A工厂负责加工半成品,年生产能力为100万件,完工后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全部发往B、C工厂进行组装,但B、C工厂每年各自最多只能将其中的60万件半成品组装成最终产品,并各自负责其组装完工的产品于当地销售。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地区分布和B、C工厂的装配能力,将A工厂的半成品在B、C工厂之间进行分配。
  (2)12月31日,A、B、C工厂生产设备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均为8年,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6 000万元、4 800万元和5 200万元,以前年度均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由于半成品不存在活跃市场,A工厂的生产设备无法产生独立的现金流量。12月31日,估计该工厂生产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人民币5 000万元。
  (4)12月31日,甲公司无法估计B、C工厂生产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无法合理估计A、B、C三家工厂生产设备在总体上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但根据未来8年最终产品的销量及恰当的折现率得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人民币13 000万元。
  要求:
  (1)为减值测试目的,甲公司应当如何确认资产组?请说明理由。
  (2)分析计算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A、B、C三家工厂生产设备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请将相关计算过程的结果填列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表格中(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3)编制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对A、B、C三家工厂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2012年)
  【答案】
  (1)应该将A、B、C三家工厂作为一个资产组核算,因为A、B、C组成一个独立的产销单元,A将产品发往B、C装配,并且考虑B、C的装配能力分配,自己并不能单独对外销售取得现金流量,且B、C工厂生产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无法估计,也无法合理估计A、B、C三家工厂生产设备在总体上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但可以预计A、B、C三家工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只有A、B、C组合在一起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应认定A、B、C三家工厂为一个资产组。
  (2) 
| 
 
  | 
 工厂A  | 
 工厂B  | 
 工厂C  | 
 甲公司  | 
| 
 账面价值  | 
 6000  | 
 4800  | 
 5200  | 
 16000  | 
| 
 可收回金额  | 
 5000  | 
 
  | 
 
  | 
 13000  | 
| 
 总的资产减值  | 
 
  | 
 
  | 
 
  | 
 3000  | 
|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 
 37.5%  | 
 30%  | 
 32.5%  | 
 100%  | 
| 
 首次分摊的损失  | 
 1000  | 
 900  | 
 975  | 
 2875  | 
| 
 首次分摊后账面价值  | 
 5000  | 
 3900  | 
 4225  | 
 13125  | 
| 
 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  | 
 125  | 
 
  | 
 
  | 
 125  | 
| 
 二次分摊比例  | 
 
  | 
 48%  | 
 52%  | 
 
  | 
|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 
 
  | 
 60  | 
 65  | 
 125  | 
| 
 二次分摊后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总额  | 
 1000  | 
 960  | 
 1040  | 
 3000  | 
| 
 二次分摊后账面价值  | 
 5000  | 
 3840  | 
 4160  | 
 13000  | 
  (3)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A 1 000
              ——B 960
              ——C 1 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