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评价:亦称跟踪评价,是指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  
事后评价:亦称后评价,是在技术方案实施完成后,总结评价技术方案决策的正确性,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等。  
三、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  
(1)熟悉技术方案的基本情况。  
熟悉技术方案的基本情况,包括投资目的、意义、要求、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技术水平研究和设计方案。  
(2)收集、整理和计算有关技术经济基础数据资料与参数。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技术方案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费率、税率、汇率、计算期、生产负荷及基准收益率等。  
2)技术方案建设期间的分年度投资支出额和项目投资总额。  
3)技术方案资金来源方式、数额、利率、偿还时间,以及分年还本付息数额。  
4)技术方案生产期间的分年产品成本。  
5)技术方案生产期间的分年产品销售数量、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及其分配数额。  
(3)根据基础财务数据资料编制各基本财务报表。  
(4)经济效果评价步骤。  
首先进行融资前的盈利能力分析,其结果体现项目方案本身设计的合理性,用于初步投资决策以及方案的比选。  
如果第一步分析的结论是“可行”的,那么进一步去寻求适宜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就需要借助于对技术方案的融资后分析,即资本金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可据此做出最终的投、融资决策。  
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案  
(1)独立型方案。  
独立型方案是指技术方案间互不干扰、在经济上互不相关的技术方案,即这些技术方案是彼此独立无关的,选择或放弃其中一个技术方案,并不影响其他技术方案的选择。  
(2)互斥型方案。  
互斥型方案又称排他型方案,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各个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因此技术方案具有排他性,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技术方案,则其他方案必然被排斥。互斥方案比选是工程经济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合理决策的必要手段。  
五、技术方案的计算期  
技术方案的计算期是指在经济效果评价中为进行动态分析所设定的期限,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1)建设期是指技术方案从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技术方案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建设期应参照技术方案建设的合理工期或技术方案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  
(2)运营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两个阶段。  
1)投产期是指技术方案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