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强化知识点第三章七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18日
 知识点七:杠杆原理

  一、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每股收益)及其计算(重点)

指标名称  含 义  计算公式 
边际贡献
(M) 
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  M=p×Q-Vc×Q=m×Q
p、Vc、Q、m分别表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率=M/QP=m/P,变动成本率=V/QP=Vc/P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息税前利润
(EBIT) 
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EBIT=p×Q-Vc×Q-F=M-F
上式Vc×Q和F中不包括利息费用。 
 
每股收益
(EPS) 
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利润(每股收益) 
I、T、N分别表示利息、所得税税率、普通股股数。
存在优先股,假设其股息为D,则
EPS=【(EBIT-I)(1-T)-D】/N 
盈亏临界点  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  EBIT=p×Q-Vc×Q-F
令EBIT=0,则盈亏临界点QBE
 

   二、杠杆效应【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重点)】

(一)杠杆效应的含义

  1.定义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较应,表现为,是指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2.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的形式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形式。

  (二)经营杠杆效应1.经营杠杆含义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当不存在的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计量

  (1)经营杠杆系数(DOL)定义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公式

   

  (3)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

  ①产品销售数量;②产品销售价格;③单位变动成本;④固定成本总额等。

  经营杠杆系数大小与固定成本总额呈同方向变动。

  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大小与产品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如果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