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一)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二)掌握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三)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和确认原则
(四)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五)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六)熟悉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长期负债
一、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长期借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二、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债券利息费用,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付未付利息。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注:2014年3月17日,财政部印发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4〕13号)本章内容未按此准则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的,应当按照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的,企业应当在到期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三、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一)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并确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金额。满足下列标准之一的,应认定为融资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