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土建):墙体构造组成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3月15日

  过梁可直接用砖砌筑,也可用木材、型钢和钢筋混凝土制作。砖砌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采用得最为广泛。

  (6)圈梁。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内的连续封闭梁。

  它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稳定,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并防止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在抗震设防地区,设置圈梁是减轻震害的重要构造措施。

  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砖圈多用于非抗震区,结合钢筋过梁沿外墙形成,钢筋混凝土圈梁其宽度一般同墙厚,对墙厚较大的墙体可做到墙厚的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尺寸为180mm、240mm。圈梁的数量与抗震设防等级和墙体的布置有关,一般情况下,檐口和基础处必须设置,其余楼层的设置可根据要求采用隔层设置和层层设置。圈梁宜设在楼板标高处,尽量与楼板结构连成整体,也可设在门窗洞口上部,兼起过梁作用。

  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倍,但对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断。

  (7)构造柱。圈梁在水平方向将楼板与墙体箍住,构造柱则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因此,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中须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构造柱一般在墙的某些转角部位(如建筑物四周、纵横墙相交处、楼梯间转角处等)设置,沿整个建筑高度贯通,并与圈梁、地梁现浇成一体。施工时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混凝土。要注意构造柱与周围构件的联结,并且应与基础梁有良好的联结。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竖向钢筋一般用4Φ12mm,钢箍间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加大和层数增加,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注钢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拉接钢筋,每边伸入场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地圈梁内。

  (8)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它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能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①伸缩缝。又称温度缝,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温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造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