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计算机二级C++考点解析:类和对象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1月3日
 6.4 对象的生存期  
  1全局对象、静态对象与局部对象  
  对象的生存期是指对象从被创建开始到被释放为止的时间。对象按生存期可分为3类:  
  (1)局部对象:当程序执行到局部对象的定义之处时,调用构造函数创建该对象;当程序退出定义该对象所在的函数体或程序块时,调用析构函数释放该对象。  
  (2)静态对象:当程序第一次执行到静态对象的定义之处时,调用构造函数创建该对象;当程序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释放该对象。  
  (3)全局对象:当程序开始执行时,调用构造函数创建该对象;当程序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释放该对象。  
  2自由存储对象  
  动态内存分配技术可以保证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按照实际需要申请适量的内存,使用结束后进行释放。这种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建立或删除的对象称为自由存储对象。建立和删除工作分别由堆运算符new和delete完成。  
  6.5 this 指针  
  C+ +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对象指针——this指针,它是成员函数所属对象的指针,它指向类对象的地址。成员函数通过这个指针可以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对象。  
  this指针是一个隐含的指针,它隐含于每个类的非静态成员函数中,它明确地表示出了成员函数当前操作的数据所属的对象。当对一个对象调用成员函数时,编译程序先将对象的地址赋值给this指针,然后调用成员函数,每次成员函数存取数据成员时,则隐含使用this指针。  
  6.6 静态成员  
  对于类中的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一个类对象都拥有一个拷贝(副本),即每个对象的同名数据成员可以分别存储不同的数值,这是保证每个对象拥有区别于其他对象的特征的需要。而类中的静态成员则是解决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之间的数据和函数共享问题的。静态成员的特性是不管这个类创建了多少个对象,它的静态成员都只有一个拷贝(副本),这个副本被所有属于这个类的对象共享。这种共享与全局变量或全局函数相比,既没有破坏数据隐藏的原则,又保证了安全性。  
  静态成员表示整个类范围的信息,其声明以static关键字开始,包括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  
  1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数据成员声明时要使用关键字static。  
  静态数据成员在每个类对象中并不占有存储空间,它只是在每个类中分配有存储空间,供所有对象公用。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的,但它的值可以被任何一个对象更新,从而实现了同一类的不同对象之间的数据共享。  
  静态数据成员具有静态生存期,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的一般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名>=<初始值>;  
  在对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时应注意:  
  (1)由于在类的声明中仅仅是对静态数据成员进行了引用性声明,因此必须在文件作用域的某个地方对静态数据成员进行定义并初始化,即应在类体外对静态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与它的访问控制权限无关)。  
  (2)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时前面不加static关键字,以免与一般静态变量或对象混淆。  
  (3)由于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成员,因此在初始化时必须使用作用域运算符(::)限定它所属的类。  
  2静态成员函数  
  公有的静态数据成员可以直接访问,但私有的或保护的静态数据成员却必须通过公有的接口进行访问,一般将这个公有的接口定义为静态成员函数。  
  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成员函数就是静态成员函数,静态成员函数也属于整个类而不属于类中的某个对象,它是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成员函数。  
  静态成员函数可以在类体内定义,也可以在类外定义。当在类外定义时,要注意不能使用static关键字作为前缀。  
  由于静态成员函数在类中只有一个拷贝(副本),因此它访问对象的成员时要受到一些限制: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直接访问类中说明的静态成员,但不能直接访问类中说明的非静态成员;若要访问非静态成员时,必须通过参数传递的方式得到相应的对象,再通过对象来访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