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讲义-施工总承包管理(1)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6月29日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鲁布革项目管理经验以来,经过20余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施工总承包管理体系和理论体系。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已经为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所认同和接受。

  施工总承包管理概述

  施工总承包管理是这样一种项目管理方式:建设单位将一项工程的施工安装任务全部发包给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通过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 务。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将工程按部位或专业进行分解后再发包给一家或多家其他经营资质、信誉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分包商,施工总承包单位 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运行机制是总部宏观调控;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管理内容是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后文有详细介绍)。

  根据管理目标的不同,施工总承包管理可以分为管理总承包模式和项目部总承包模式。管理总承包模式是指由总承包企业组建项目管理部对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担负 对业主承诺的合同义务,不承担工程成本盈亏指标,仅收取业主支付的管理费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用于政治性较强的工程建设,目前在实践中已不多见。

  我国目前主要的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是项目部总承包模式。在此种管理模式中履行总承包管理职能的是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受企业委托、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 观点和方法,以全面实现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和管理目标为目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和控制。项目经理部具有“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一 次性的成本管理中心、企业法人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的特点。项目经理部要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责任制,这是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两个基本制度。总包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价值链管理能力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监控服务能力,都是施工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

  施工总承包的发展现状及管理体系

  实践证明,我国施工企业开展施工总承包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施工企业的合同额每年约有50%以上采用的是施工总承包模式。与此同 时,施工总承包额也在不断扩大,在开展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初期,一些企业的承包额只有几千万元,目前很多企业已有能力承担几亿乃至几十亿的工程。

  通过多年的运作与探索,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施工总承包管理体系,培养了大批适合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优秀人才,提高了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整体水平与综 合能力。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水平,受到了业主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青睐,在行业中的推广面不断扩大。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