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Z3053 熟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二、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Z3054 了解行政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一、第一审程序
(一)起诉
起诉的期限: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申请人可以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做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二)受理
对起诉审理的内容包括:法定条件、法定起诉程序、法定起诉期限、是否重复起诉等。、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应当在7日内审查立案或者裁定不予以受理,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三)审查前的准备
合议庭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辨状。人民法院收到答辨状之起5日内,发达给原告。不提出答辨状不影响审理。
(四)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分为:审理开始阶级、法庭调查阶级、合议庭评阶级、判决裁定阶段
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可分为四种形式:、
1) 维持原判2)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4)变更判决
二、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基于当事人的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