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曲线,千斤顶超过6个月或200次应重新校验。
39、预应力筋应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伸长值=初应力伸长值+初应力至最大应力伸长值)
40、明挖扩大基础的施工内容: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置、砌筑基础结构物。
41、基坑深度<2m用垂直坑壁;2m<基坑深度<5m挖成阶梯状坑壁;5<基坑深度时采用坡度放缓或做平台。坑壁加固措施有:挡板支撑、钢木支撑、混凝土护臂和锚杆支护等。喷射混凝土护壁一般不超过10m。
42、基坑排水方法:集水坑排水(除严重流沙外)、井点排水(土质较差、严重流沙、水位较高、基坑较深等)、板桩法、沉井法等。
43、基坑基底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基底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土质均匀性以及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
44、基底处理的方法:换填土法、挤密法、胶结法、土工聚合物法。
45、基坑开挖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坑深坡陡陡湿坡,水下开挖无加固,无排截栏表径流,弃土距基坑太近,渗流坏体坑壁毁,延时长设备振大。"
46、基坑开挖边坡失稳的处理措施:木板支护、抗滑桩支护、钢板桩支护、锚桩式支护、锚锭板支护、喷锚支护(1板2桩3锚)。
47、钻孔灌注桩的主要工序:(1)埋设护筒;(2)制备泥浆;(3)钻孔;(4)清底;(5)钢筋笼制作吊装;(6)灌注水下混凝土;
48、埋设护筒的作用:(1)稳定孔壁;(2)防止塌孔;(3)隔离地表水;(4)保护孔口地面;(5)固定孔口位置;(6)对钻头起导向作用。
49、泥浆制备的作用:(1)悬浮钻渣;(2)冷却钻头;(3)润滑钻具;(4)增大静水压力;(5)形成泥皮;(6)隔断渗流;(7)防止塌孔。
50、钻孔方法:正循环回转法、反循环回转法(效率较正循环回转法高,但孔壁塌孔的可能性较正循环大)。
51、清孔的方法: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砂浆置换钻渣法。
52、清孔的质量:孔底沉淀土的厚度不大于0.4-0.6d。灌注混凝土前沉淀土厚度不大于50mm。
53、承台施工开挖方法的选择:干处采用明挖基坑,水中采用围堰(其形式根据地质情况、水深、水流速度、设备条件而定)。
54、围堰包括钢板桩围堰、筑岛围堰、钢套箱围堰。
55、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序:(1)工作平台拼装;(2)钢套箱制作;(3)钢套箱安装;(4)下沉;(5)清基封底;(6)抽水破桩头;(7)承台钢筋骨架制作;(8)浇筑混凝土;(9)养护;(10)钢套箱拆除。
更多一级建造师信息请查看:一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