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 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针对西方世界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状况,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一套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相应的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并力求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问题。这些政策主要有:
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与消费。
②赤字财政政策,即政府要用举债的办法发展经济,扩大有效需求。不过,凯恩斯认为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是货币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动性陷阱。
(二)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在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同时,提出了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提出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政策主张。
分析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两点值得重视。
其一,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
其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绝不能认为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例12·单选题】货币主义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 )。
A.乘数效应
B.收缩效应
C.排挤效应
D.扩张效应
【答案】C
【解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
记忆小贴士
注意将“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与“货币主义政策主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
(1)相同点
两者都赞同使用扩张性政策。
(2)区别
①凯恩斯主义: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
②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货币政策配合,只能产生“排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