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6章习题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2月2日

  2.[答案]:A
  [解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货币量。参见教材P126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4.[答案]:D
  [解析]: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参见教材P126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与利率是负相关。 参见教材P127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投机动机的含义。参见教材P127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7.[答案]:A
  [解析]:货币供给分析包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参见教材P128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8.[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拥有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参见教材P129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9.[答案]:C
  [解析]:划分货币层次的最基本依据是资产的流动性。参见教材P129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0.[答案]:A
  [解析]: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参见教材P130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1.[答案]:B
  [解析]: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参见教材P132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概念。参见教材P132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3.[答案]:B
  [解析]: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参见教材P133
  [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4.[答案]:D
  [解析]: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参见教材P13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