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4《初级经济基础》精讲14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1日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形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直接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具有相应的价值和特定的使用价值。其流通分为两个阶段:①初级阶段,非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②高级阶段,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是由金属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

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1)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被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的“第三代货币”。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类型:

货币制度的类型一般根据币材来划分。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

最大缺点:白银价值偏低。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金币和银币具有同等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市场上各种商品存在着双重价格。

2.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欣法则。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分为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和辅币等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2.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都是没有金币流通的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四)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不兑现纸币本位制又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作为流通货币。其特点是:

1.黄金非货币化。黄金退出国内流通领域,仅作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最后清偿手段。

2.货币供给的信用化。

3.货币的多样化。

(五)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采取不兑现纸币的形式。

3.人民币是我国(内地)唯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损毁人民币及其信誉。

4.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并对人民币流通进行管理。

5.人民币出入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第三节 货币发行

货币层次:

目前各国通常依据流动性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属于潜在的货币量,与M1一起构成我国的广义货币量(M2)。

货币供给机制:

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3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

3.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

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则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人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这个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一般用k表示。由此,货币供应量的公式:

M=B×k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