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的运用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2月5日

2. 要能正确运用成语

(1)要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例:把“胸有成竹”讲成“胸膛中有成长的竹子”,肯定会让人笑话的。

(2)要正确使用成语的规范形式。成语的结构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延续下来并已约定俗成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变。

例:不可以把“对牛弹琴”说成“对驴弹琴”。

(3)要正确掌握成语的辨析方法。一般地说,辨析成语与辨析其他词语的方法是一致的,都要把他们放到相关句子的语境中去仔细推敲。在多种方法中,准确理解其含义和正确把握其感情色彩更为重要。

例:“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际上它们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截然相反,在句子中是不能换位的。

3. 要能正确运用虚词

(1)要能准确使用关联词语。多数关联词语在句子中起连接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正确使用它们的关键,一是把握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不能混淆。

例:“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

二是注意关联词语本身的前后搭配,不得错位。

例:“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

三是准确了解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需要哪些关联词语,不得乱用。

例:该用“虽然”的(“虽然下雨了,他还是来了”,表示雨已经下了),就不能用“即使”(“即使下雨,他也是能来的”,表示没有下雨)。

(2)要能准确辨析一般虚词。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轻视。使用是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