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义分析法
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与虚词不同,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因此,近义词的语义辨析成为实词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辨析近义词的语义,专家认为,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是同一事物,但适用范围却不尽相同。
例题3:浙江行测真题
毫无疑问,在今日武断批判中医的人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归入 。这种态度不能不使人怀疑其言论与知识的讨论无关,另有用意。不过,在抗拒这种学霸的同时,我们也不必非要陷入相反的 。坦率地说,身为一个“中医”,我以为目前的中医面对的最大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中医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定程度上可谓是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邪说 境地 罪有应得 B.异端 泥淖 咎由自取
C.异己 泥潭 责无旁贷 D.异类 困境 作茧自缚
【解析】“邪说”一词语义过重,先排除。“异端”、“异己”、“异类”这三个词都可以形容不符合正统,不为世人接受的一类事物。“异端”现多指不符合正统者的思想或理论,与题干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相呼应,故第一空填“异端”合适。“异类”、“异己”针对的是人或其他生物,不能用来形容“知识系统”。正确答案为B。
2.看词语适用的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适用的对象却不尽相同。
例题4:浙江行测真题
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 的自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猥亵 B.亵渎 C.侵犯 D.干涉
【解析】猥亵:做下流的动作;适用对象多为作为实体的人。侵犯:非法损害别人权益;适用对象多为“权益”,是外界赋予的。干涉:强行过问,干预;适用对象多为行动、行为方面,多与“自由”、“内政”搭配。亵渎:轻慢,冒犯,不恭敬;适用对象多为内在的精神方面。“自尊”是自己的内在感受,用“亵渎”恰当。正确答案为B。
3.看词义的轻重程度和侧重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或者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
例题5:浙江行测真题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 与西方工业文明 的双重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
C.衰落 熏陶 D.变革 影响
【解析】“变革”表示变旧革新,改变事物的本质,形容“中国农耕文明”不合常识,排除。其他三个词语的轻重程度为:式微≤衰落<消亡。“消亡”的词义过重,排除。再看第二空,“熏陶”是褒义词,与语境不符,此处应选有贬义色彩的“侵凌”。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