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疆公务员申论真题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22日

  五,设立自行车停放点、租赁点,采取交通限行措施,鼓励人们选择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
  六,完善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的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在新车中装配行人安全保护技术,减少交通事故对行人伤害。
  题目三:请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绿色出行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象征。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环境下,城市化建设更需要绿色理念做支撑。目前,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类,既感慨于笔直、宽阔的高层立交桥,又困惑于何以在车水马龙中举步难行!绿色出行,已成为当代生活中的“奢侈品”,何以让绿色出行紧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是当代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机动车数量激增,在上下班高峰期让原本宽阔的柏油路臃肿不堪;单双号限行,总是让一半的车主怨声载道;纵使有人选择自行车出行,却总是为无处停放车辆而满目愁容,无奈将车停放于街道路旁,却又要面临着警告和罚款。绿色出行正面临着种种困境。
  倡导绿色出行,需要公众转变出行理念,需要政府完善交通管理与服务,还需要对绿色出行给予制度约束。另外,绿色出行还需技术保驾护航。
  绿色出行难的深层原因是公众驾车出行的理念难以转变。从表象看,公众出行难在于机动车挤占了自行车的道路空间,而实质是在人们意识中,机动车象征的是速度和节省时间。而正由于这种“私”人欲速的理念,导致人们在公共的道路中,你争我抢,互不想让,使得公众的出行消耗在车辆的流通与调转中,使得“欲速则不达”。因此,公众应该打破传统“为己求速”理念的束缚,强化“绿色交通、低碳生活”的观念。践行于现实生活中,则是尽量减少驾车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或以步代车。
  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转变出行理念难以践行。政府应完善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困局的根本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不堵车的轨道交通,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减轻城市运行压力的必要举措。另外,调整红绿灯配时、增设单行道、打造循环交通是有效的补充。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完善自行车租借、停放公共场所建设,为绿色出行提供条件。
  政府工作是绿色出行的软性约束,实现绿色出行还需要制度进行硬性规范。古语“人胜法,则法为虚位;法胜人,则人无常备;人与法并行而相胜,则天下安。”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是实现绿色出行长效有序的必要准备。“暴走族”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则会徒增交通压力,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规范人行道与机动车道行走规定,严格制定《行人保护标准》为绿色出行提供机制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