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公务员省考申论热点:树立价值坐标引领社会新风尚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4月30日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坐标。

这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总体来说,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必要性分析]

首先,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现实社会的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让所有中华儿女引以为骄傲,亦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我们在享有更为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焦虑和浮躁,社会上也存在价值虚无现象。这自然有“成长中的烦恼”,但不可否认的是精神大厦存在缺失,部分人失去方向感,找不到价值实现的途径与精神的归宿。所以,党和政府不仅承担着带领人民发展经济的任务,同时,越来越突出地面临着精神和道德建设任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仅盯着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帮助社会大众找到精神和物质需要的平衡点,更为关键和有效。这显然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其次,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精神力量,需要清晰的价值坐标的支持,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天,大国崛起的标志与价值目标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意义上,不能出口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不叫大国。这就带来两大问题:一个是能不能创造先进的文化决定着中国能否圆梦,因为先进文化支撑下的民族才拥有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能力;深入下来则是另一个问题,即没有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创造先进文化。文化的内核或支撑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必须以自己在先进文化上的更多创造和担当赢得世界的尊重。到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凸显。

再次,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党中央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在治国理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让人民群众耳目一新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曾多次突出强调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这些显然不仅仅是道德倡导,而是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什么是价值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赢得幸福等根本命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