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专项成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要标准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21日

【名词解释】

专业专项是目前国家招录公务员面试要求的核心思想,在面试中将针对不同系统单独命制具有系统特色的考题,并且由相当一部分本部门成员担任考官,根据不同部门制定差异化的评分标准。这种考查方式旨在从部门工作实际出发,结合部门特点和岗位职能,全方位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工作习惯、性格特点、应急反应等,是否与部门职位精准匹配,从而为国家选拔出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

国考从“题目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从1月9日起,2013年国考面试陆续展开。面对浩如烟海的真题、模拟题的演练,众多考生也许会无从下手。专家指出,考官对考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展现个人特色上,更重要的是要考查考生与报考职位是否能够精准匹配,因此考生需要首先了解所报考的职位、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背景,才能准备好考试。

专业专项已经成为面试考官选择考生的重要标准。这体现在,招考部门组织专家对职位进行分析,单独命制体现本系统特点的面试试题,题目和该系统日常工作结合较为紧密,对考生的考查更具针对性。从考官组成来看,国考面试考官大多由7~9人组成,其中以来自本系统的考官为主体,他们长期从事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格外关注考生的专项能力。

专家认为,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由“题目本位”向 “能力本位”转变,国考真正回归到了人才测评的标准上来,这意味着对考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对考生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重视。相对于笔试考查基础能力和素养,面试因为具备一对一和见面交流的便利性,而成为选拔“精准匹配”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专业专项考查是回归国考本质

回顾近年来的国考面试,结构化面试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主体形式经历了“无序答题”、“套路化答题”、“非模式化答题”和“专业专项答题”四个阶段。

2011年10月10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谈到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时候,指出在2011年考录工作中就已经“组织专家对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等部分中央直属机构职位进行分析,单独命制了体现本系统特点的面试试题”。这标志着官方明确提出国考面试“专业化”特点。

专家进一步解释,“专业专项”考查标准的出现是对国考面试本质的回归。很多考生都希望,在迎战面试的时候,能有一个“通关秘笈”或者“万能宝典”。五年前也许还有这种可能,但根据目前国考面试的特征,这种期待无疑是要落空的。

“实际上,面试的本质是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对考生的了解,结合招考部门的情况,选拔适合的人才。”专家举例说,有些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服务,那么能够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考生相对合适;如果部门主要工作是执法,自然需要个性刚强执行力好的考生;有些工作特别辛苦或者注重形象,那么考生的外在条件和身体素质当然也都在面试考查范围之列。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