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工作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_第2页

  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干部同群众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一起生产,一起打仗,能够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党群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后来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规矩”多了,等级严了,有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就不如过去那样密切了,存在不少脱离群众的现象。比如一些基层干部虽然生活在群众之中,但有的只熟悉其面孔,不了解其内心世界;只知其在做什么,不知其在想什么;只知其工作积极肯干,不知其背后的酸甜苦辣。因而就谈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为什么生活在群众之中而不了解群众?归根到底还是官僚主义在作祟,没有放下“官”架子,身在群众而心不在群众,群众有话不愿对你讲,不敢对你说。因此,树立群众观点,就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放下架子,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心里想着群众,真正了解群众。

  2、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不等于有了群众观念

  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这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是不是就说明有了很强的群众观念?对此不能一概而论。这里首先要看办事的动机,是诚心诚意办,还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是扎扎实实办,还是搞形式主义;是尽职尽责,还是别有所求。其次要看办事的态度,是自觉主动地办,还是迫于上级或群众的压力才办;是头脑一时发热才办,还是坚持经常办。再次还要看办事的效果,是按客观规律和群众的意愿办,还是不讲科学地蛮干;是对全局有利,还是只对局部有利;是维护长远利益,还是只顾眼前利益。很明显,后一种动机,后一种态度,后一种效果都使为群众办事走了调,变了味,都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纠正这种偏差,最根本的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当干部就是要为人民办事,不为人民办事就不是共产党的干部。

  3、仅仅不贪不占不等于维护了群众利益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当官不能图个人发财,这是共产党的“规矩”。但仅仅自身廉洁,不贪不占,是不是就算维护了群众利益?不然。因为我们党是群众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维护群众利益,除了不贪不占,至少还应做到:敢于同侵犯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勤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带领群众努力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4、说话有人听不等于在群众中有威信

  下边是不是听招呼,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威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全部。有的听你的话,是因为你手中有权,在某些问题和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人家的前途命运;有的听你的话,是因为你是他的上级,有纪律约束;有的听你的话,是因为你比较专断,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怕提了不同意见被打击报复。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群众听话看成自己在群众中有威信。真正的威信哪里来?来自台上讲孔繁森、台下做孔繁森,来自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群众意愿,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领导服务水平。

  姓名:考试站(www.examzz.com)

  2015年1月20日

文章责编:考试站(www.examzz.com)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暂时没有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暂时没有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用文档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入党资料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zz.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入党资料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