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固定资产的清理
企业出售、报废或者毁损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核算,清理的净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5.固定资产清查
(1)固定资产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第一,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重置成本
第二,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固定资产盘亏
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七)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不包括: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注意】特殊情况对投资性房地产判断的影响
2.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采用成本模式(视同固定资产核算)——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减值时,计提减值准备。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其账面价值的同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注意】
第一,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前提;
第二,不计提折旧,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三,成本模式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为成本模式。
4.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注意】
将已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部分,调整“其他业务成本”。
(八)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取得
无形资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2.无形资产的摊销
(1)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