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
交易场所的监控有缺陷。巴林事件中,SIMEX的疏漏之处在于没有按会员经纪行的当地经调整可接纳资产净值而设持仓限额,造成其无法及时监督巴林的持有合约数量及保证金缴纳情况,以致后来演变成无法控制的风险。此外,尽管SIMEX一直对BFS的操作提出问题,但鉴于巴林过去的业绩,以及为了吸引客户和实现建立亚洲金融中心的目标,对BFS采取了过度宽容和信任的态度,没有迅速采取追查行动并把问题告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这亦是造成风险扩大的一个因素。对于中航油在新加坡从事的期权交易,由于是场外交易,不涉及公共投资者,因而缺乏政府监管,成为监管的空白地带。这样的监管缺位自然无法监控中航油的交易情况,也无法通过制度约束,使其风险低于其所能承担之限。跨国监管难题。衍生品交易是在国际范围进行,而各国政府的监管条例大都局限于本国之内。巴林事件中,英格兰央行仅负责对巴林银行的监管,而BFS却受SIMEX、TSE、OSE和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的监督和管理,这四家交易所又分别受新加坡货币监理署和日本中央银行的监管。三个国家分别监管不同机构,其中的SIMEX和OSE又是日经指数的交易对手。显然,缺乏全球性的协调及信息沟通也是巴林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衍生品市场微观层次的风险管理案例
风险案例
1.巴林银行倒闭
1993年,年仅26岁、几乎无衍生品方面专门训练的尼克·里森被任命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有限公司(BFS)的结算部主管兼场内交易经理,主要职责是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和日本大阪证券交易所(OSE)之间进行日经指数(Nikkei)期货套利以及在SIMEX和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之间进行日本国债期货套利。一直以来,巴林银行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错误,BFS将记录下来的所有错误发往伦敦。但后来,伦敦总部通知BFS另设一个错误账户(即“88888”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几周后,又通知要求BFS按老规矩办,将所有错误直接报告伦敦总部。但“88888”账户却未被删除,而是保留在电脑中。到1993年年中,“88888”账户累计亏损已达2000万英镑。为了对付巴林银行内部审计员的查账,以及SIMEX每天追加保证金的要求,1994年1月—1995年2月,里森在SIMEX同时卖出日经225指数期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即卖出鞍马式期权组合(协定价在18000—22000之间),使其收入与“88888”账户中的损失相等,并让巴林银行汇出美元,为购买的期权支付初始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如图1实线所示。当日经225指数在19000附近小幅波动时,里森的策略可以盈利,最大利润为看涨及看跌期权的权利金之和;但一旦市场价格跌(涨)破盈亏平衡点X1(X2)时,该策略就开始亏损,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