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编”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从写作实践性的特征出发,提出建立“编”的实践体系和具体方法,强调通过“编写”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作文教学中的突破。
关键词:作文教学编评生生互动
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着全国性关于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以及全国性中考、高考的语文科向作文倾斜的改革动向,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文写作。
但是,由于作文本身的特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加之目前语文教材和大部分地区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中小学作文教与学的冲突越来越突出。怕写作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对“有意义”的强调,使得孩子们不得不编造空话、假话,患上“失语症”。面对中小学生的作文现象,教师和家长都感到进退维谷:究竟怎样才能切实可行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教材新大纲对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新教材还把作文教学当作课程列入到了常规的教学中,这一点与传统教材有较大的区别。但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只是空泛的列举了一些要求,没有列入课程当中。因此,如何构建作文教学的实践体系,如何让它在时间、课程、活动形式等方面有明确的保证,这不仅是编写教材的问题,还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文无定法”,作文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作文教学有不少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至今为止(也因本人涉猎面不广),很少见语文老师对以“编写”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方法予以系统的论述。笔者从1996年开始,因主办学校校报,对“编”有了较深的体会,我试着将之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2001年12月开始,我着手进行《导、读、编、写——优化作文教学体系》的课题研究,该课题2003年2月被娄底市教科室批准为“十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试图对“编”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做一些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阐述,只是因为没多少理论书籍可资参考,理性的认识与归纳可能很肤浅、很不成熟,权当抛砖引玉,以期望进一步探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编”促写的理论依据
1、以编促写是增加学生作文实践的重要举措,作文的本质是一种以创造性思维为中心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综合性与实践性。所谓“综合性”,是指作文过程和结果是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的综合,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学识水平、语言的感受与表达在作文活动中共同起着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所谓“实践性”是指作文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着大量的实践,正如巴金所说的:“只有写,才能写。”引导学生编写,是增加学生作文实践的重要举措。
姓名:考试站(www.examzz.com)
2012年9月20日
·怎样写好梦境、幻觉的作文 (2012-10-31)
·非智力因素与作文教学 (2012-10-31)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10-3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