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产出、就业和价格。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包括名义gdp和实际gdp;
(2)三种gdp统计核算方法;
①生产法(3个产业部门)
从生产方面统计gdp,对经济中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进行加总。所谓增加值是企业产出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企业的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②收入法(6项生产要素)
从收入方面统计gdp,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加上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
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③支出法(4项支出类型)
从支出方面统计gdp,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3)潜在gdp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主要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了国外的要素收入和支付。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3.其它衡量产出与收入的指标。
包括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它们是gdp或gn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它们的内涵是:财富存量新增加部分。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2)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3)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支付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1.美国采用“人口调查随机抽样法”,将被调查人口分为四组:
①就业状态--正在工作
②失业状态--目前无工作
③非劳动力--不能工作或不愿外出工作的
④劳动力--能工作且愿工作
2.失业的类型
按照失业的原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