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咨询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卷三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2年9月26日

 21、( )是由证券主管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A、证券投资咨询机构
  B、证券经营机构
  C、证券结算登记机构
  D、证券交易所

  22、( )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招投标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共采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C、《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3、地区经济结构中属于中央政府考察的是( )。
  A、大经济区之间的关系
  B、地区的城乡结构
  C、地区的劳动力结构
  D、地区的所有制结构

  24、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资源利用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 )的成长。
  A、主导产业
  B、支柱产业
  C、基础产业
  D、朝阳产业

  25、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 )。
  A、努力增加外汇储蓄
  B、努力增加出口
  C、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积极缩小国际收支的逆差

  26、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有( )个层次。
  A、一
  B、二
  C、三
  D、四

  27、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所需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是( )。
  A、“双松”政策
  B、“双紧”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28、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发展方向是( )。
  A、发展新型、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和石油替代技术
  B、改造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污染
  C、利用高新技术开发环保产业,便废弃资源为再生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生态
  D、环保产业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监测技术

  29、为补偿旧资本消耗而进行的投资被称为( )。
  A、净投资
  B、重置投资
  C、固定资产投资
  D、流动资产投资

  30、下面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B、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而且也是中东部地区的大事
  C、西部大开发要通盘考虑,全面推进,一步到位
  D、西部大开发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树立长期奋斗目标

  31、( )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集中交易制度下证券市场的组织者和一线监管者。
  A、证券投资咨询机构
  B、证券经营机构
  C、证券结算登记机构
  D、证券交易所

  32、下列关于经济区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B、经济区划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C、经济区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D、全国性的综合经济区划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33、货币供应总量与社会可供商品和服务总量的比例关系的变化,直接决定了价格总水平变动的( )。
  A、通货膨胀
  B、方向和幅度
  C、基本稳定
  D、通货紧缩

  34、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应采取( )。
  A、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C、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35、为体现我国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从轻、优惠从宽的基本原则,我国制定了一系列( )政策。
  A、地区优惠
  B、地区优惠和产业优惠
  C、产业优惠
  D、产品优惠

  36、人口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复杂,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37、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资源利用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 )的成长。
  A、主导产业
  B、支柱产业
  C、基础产业
  D、朝阳产业

  38、价格的基本功能是( )。
  A、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B、国民收入再分配
  C、经济核算
  D、调节资源配置

  39、地区经济结构中属于中央政府考察的是( )。
  A、大经济区之间的关系
  B、地区的城乡结构
  C、地区的劳动力结构
  D、地区的所有制结构

  40、( )年,我国明确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1978
  B、1981
  C、1982
  D、198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