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分析与评价》教材辅导: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22日
 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的符合性 (合理性的首要因素)

  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项目有不同的考虑因素: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考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等;②水利水电项目,应考虑水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及移民安置条件等;③铁、公路项目,应以拟建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为基础,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应考虑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2.收益的合理性

  ①适当的经营规模可节约费用,提高竞争力,得到经济效益。

  ②应选择能实现规模效益递增的经济规模。

  ③理论上应追求最优经济规模;但受现实中各种因素制约,一般是寻求合理的经济规模。

  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包括①资源利用的可靠性;②资源利用的有效性;③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

  包括①项目的建设规模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②投入物供应应满足建设规模的要求并稳定可靠、价格合理;③其他外部条件应与建设规模相适应和匹配。

  5.技术改造项目的特殊问题

  应考虑建设规模是否与现有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