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项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小值的时间差。必须注意的是: 
  一般情况某项的工作的自由时差小于等于其总时差,自由时差为零时总时差不一定等于零,而总时差为零时,自由时差一定为零。 
  2、关键路径法CPM:是当计划的工作间逻辑关系肯定,且每项工作只估计一个肯定的持续时间 
  关键路线确定:①线路枚举法:对单、双代号网络均适用; 
  ②关键工作法:总时差=0的工作; 
  ③关键节点法:最早时间均等于最迟时间的节点,两关键节点构成关键工作。 
  3、计划评审技术PERT:采用3种时间估计(最可能时间m、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充分注意项目建设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并计算如期完成项目的概率。适于管理只有明确目标、不清楚如何实现的项目。 
  步骤: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具体工作,对工作时间估计并确定逻辑关系,用单/双代号标记法绘制网络。 
  单/双代号标记法主要区别是对估计工作时间的要求不一样 
  与CPM相似:①都用箭线节点网络图展示项目各工作的内在规律; 
  ②用相同方法计算关键线路、确定非关键工作和时差; 
  ③用相同/近程序处理复杂的网络; 
  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大同小异。 
  期望时间:某一工作经常重复时得到的该工作的平均时间。算出为小数时,在整数的基础上加1。 
  方差σ:信任度和变化度,是描述完成某工作所需时间的不确定性。 
  标准差s:=(b - a)/6,对PERT时间估计概率分布曲线跨度的量度,在数值上等于时间变化范围的1/6 
  方差和标准差主要用于对比,表明时间估计的可靠程度。实际中工作相互独立,方差的近似性可不予考虑。 
  绘制PERT网络时,把期望时间作为固定数值使用 
  二、资源费用曲线 
  1、绘制步骤: ①确定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横道图; 
  ②计算单位时间的费用,在时标网络图上按编制费用支出计划; 
  ③计算规定时间内计划累计完成的费用; 
  ④绘制S形曲线。 
  2、应用:直观反映工程实际进展。比较获得信息(①实际工程进展速度;②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③工程量完成的情况;④后期工程进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