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历年考题解析(第15章)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18日

四、计算分析题
(2011年)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0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9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10万元,具体构成项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收账款

60

15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

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

50

 

 

预计负债

80

20

 

 

可税前抵扣的经营亏损

420

105

 

 

合计

760

190

40

10

(2)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610万元。2010年度相关交易或事项资料如下:
①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转回的坏账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②年末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③年末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④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50万元,冲减前期确认的相关预计负债;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增加相关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实际支付的产品保修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但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⑤当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00万元,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化研究开发支出可以按50%加计扣除。
(3)2010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收账款

360

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420

3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00

560

预计负债

40

0

可税前抵扣的经营亏损

0

0

(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的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各项目2010年末的暂时性差异金额,计算结果填列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表格中。
(3)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0年所得税费用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1610+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50)+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0-非暂时性差异(100×50%+420)=1060(万元)
注释:
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指的是本期增加的产品质量费用计提的预计负债10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指的是年末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新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50)指的是本期转回的坏账准备而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以及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费用50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
非暂时性差异(100×50%+420)指的是加计扣除的研发支出100×50%以及税前弥补亏损金额420万元。
应交所得税=1060×25%=265(万元)。
(2)暂时性差异表格: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360

400

40

 

交易性金融资产

420

360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00

560

160

 

预计负债

40

0

40

 

(3)
借:资本公积  10
  所得税费用  12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30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4)所得税费用=120+5+265=390(万元)。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