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各会计要素的特征
| 要素 | 
 特征  | 
||||
| 
 资产  |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9年单选题】   | 
||||
| 
 负债  |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009年单选题】   | 
||||
| 
 要素  | 
 特征  | ||||
| 
 
  |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
| 
 所有者   | 
 构成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 ||||
| 
 留存收益  | 
 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
| 
 收入  | 
 ①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009年单选题】   | ||||
| 
 费用  | 
 ①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 ||||
| 
 利润  |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2009年单选题】  | ||||
| 
 构成  |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 
 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 |||
|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 ||||
【提示1】六大会计要素的特征容易在考题中以文字描述性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中应深刻理解。 
【提示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损失为“-”)+投资净收益(损失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仅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合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D.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要素的特征。选项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既可以是法定义务,又可以是推定义务;选项C,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不仅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还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二)利得与损失
| 项目 | 
 区别  | 
 会计处理  | 
 常用举例  | 
| 
 利得与   | 
 利得与损失是企业   |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等)  | 
 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罚款支出、收到或支付违约金、接受捐赠利得/对外捐赠支出。  |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金融资产重分类时产生的其他资本公积。  | ||
| 
 收入与费用  | 
 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其他业务收入   | 
 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 
【提示】利得与损失是新准则引入的概念,考生应掌握其概念、性质及会计处理方式,并通过实例深刻理解其与收入费用的区别。 
【例题3·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有可能计入当期损益,也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
【答案】√
【解析】利得或损失虽然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但实际发生时,有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六、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 计量属性 | 
 应用  | 
| 
 历史成本  | 
 会计要素在计量时一般均采用历史成本  | 
| 
 重置成本  |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  | 
| 
 可变现净值  | 
 存货出现减值迹象时的期末计价  | 
| 
 现值  | 
 分期付款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弃置费用、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入账成本需要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的计量  | 
| 
 公允价值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2010年多选题】  | 
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某些情况下,准则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提示】会计计量属性的考核近年来也有应用化的倾向,不再局限于文字描述性题目,而是给出业务事项来判断计量属性的选择,既考核计量属性的内涵,又考核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案】BD
【解析】商誉和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为教材第一章,主要讲解一些基础理论、概念,虽然后续章节的专业知识均在其统御之下,但本章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并不高。考生学习本章时,可能会感觉有些内容不好理解,尤其是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不知道如何运用等等。这实际上是学习任何一本教材第一章的“通病”,因此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等学了后续章节具体内容再回头复习时,自会“豁然开朗”。 
在本章的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四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个);会计要素(两大类,共六种;关注利得和损失);会计计量属性(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