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二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8月7日
第二章 存货

  [基本要求]

  (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五)熟悉存货的构成

  (六)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髙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2、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