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对缓冲区的理解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14日

  {
  //创建文件test.txt并打开
  ofstream outfile("test.txt");
  //向test.txt文件中写入4096个字符’a’
  for(int n=0;n<4096;n++)
  {
  outfile<<'a';
  }
  //暂停,按任意键继续
  system("PAUSE");
  //继续向test.txt文件中写入字符’b’,也就是说,第4097个字符是’b’
  outfile<<'b';
  //暂停,按任意键继续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上面这段代码很容易理解,已经在代码内部作了注释。
  编写这段小代码的目的是验证WindowsXP下全缓冲的大小是4096个字节,并验证缓冲区满后会刷新缓冲区,执行真正的I/O操作。
  编译并执行,运行结果如下:
  此时打开工程所在文件夹下的test.txt文件,您会发现该文件是空的,这说明4096个字符“a”还在缓冲区,并没有真正执行I/O操作。敲一下回车键,窗口变为如下:
  此时再打开test.txt文件,您就会发下该文件中已经有了4096个字符“a”。这说明全缓冲区的大小是4K(4096),缓冲区满后执行了I/O操作,而字符“b”还在缓冲区。
  再次敲一下回车键,窗口变为如下:
  此时再打开test.txt文件,您就会发现字符“b”也在其中了。这一步验证了文件关闭时刷新了缓冲区。 来源:233

 2、键盘操作演示行缓冲
  先介绍getchar()函数。
  函数原型:int getchar(void);
  说明:当程序调用getchar()函数时,程序就等着用户按键,用户输入的字符被存放在键盘缓冲区中,直到用户按回车为止(回车字符也放在缓冲区中)。当用户键入回车之后,getchar()函数才开始从键盘缓冲区中每次读入一个字符。也就是说,后续的getchar()函数调用不会等待用户按键,而直接读取缓冲区中的字符,直到缓冲区中的字符读完后,才重新等待用户按键。
  不知道您明白了没有,再通俗一点讲,当程序调用getchar()函数时,程序就等着用户按键,并等用户按下回车键返回。期间按下的字符存放在缓冲区,第一个字符作为函数返回值。继续调用getchar()函数,将不再等用户按键,而是返回您刚才输入的第2个字符;继续调用,返回第3个字符,直到缓冲区中的字符读完后,才等待用户按键。
  如果您还没有明白,只能怨我表达能力有限,您可以结合以下实例体会。
  创建一个控制台工程,输入如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c;
  //第一次调用getchar()函数
  //程序执行时,您可以输入一串字符并按下回车键,按下回车键后该函数才返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