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ccess无纸化考试选择题练习及答案(7)_第5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1月26日
1.A。【解析】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后终止。
2.A。【解析】在VBA中,每条语句写在独立的一行上,若将多条语句写在一行中,需要使用冒号“:”将其分隔。
3.B。【解析】Access中的窗体中有一些控件可以与表或查询中的字段相绑定,这时候就需要设置这些控件的数据来源。未绑定对象框可以显示Excel工作表、Word文档等没有与数据库连接的对象;绑定对象框的来源可以是OLE对象字段;而文本框和组合框的控件来源可以是表或查询的字段,或者取自固定内容的数据。
4.A。【解析】本题考查宏的基本操作。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在执行这些操作时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执行。
5.C。【解析】数组下标从0开始,当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了定义的范围时,系统不会出“下标越界”的字样,运行会出错,因此在编程时务必检查下标是否越界。
6.C。【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核心和基本结构化设计理论包括: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法和结构化编程方法。
7.C。【解析】在宏的调试过程中,使用“单步”工具按钮可以让宏单步执行来观察执行效果。
8.B。【解析】耦合性和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软件设计应该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准则。
9.B。【解析】Sgn()函数是一个判断符号的函数,其参数为数值型的值,若参数小于0,则函数返回-1;若参数等于0,则函数返回0;若参数大于0,则函数返回l。
10.D。【解析】关系R与S经过交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既在R内又在S内的有序组组成的。记作RAS。
11.B。【解析】由题可知,第二个宏和第三个宏的条件均为[tt]>1。由于tt=1,所以第二个宏操作不执行,第三个宏操作也不执行,最后结果为显示消息“AA”。
12.B。【解析】Access关系数据库具备比较强大的程序设计能力,不仅具有传统的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还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Access可以使用系统菜单以及程序命令等多种方式创建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13.C。【解析】在Access中利用排序记录是根据当前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的值对整个表中的记录来进行升序或降序的排列,在按多个字段进行排序时,按照从左向右优先次序依次排序。
14.C。【解析】本题考查通配符的使用。通配符一般作为其他字符的占位符,其中包括“*”、“?”、“[]”、“!”、“一”和数字号码“#”。其中最常用的是“?”,表示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一个字符;“*”表示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多个字符。使用通配符搜索这些代表通配符的符号时,需要将搜索的符号放在方括号内;无论是文本型还是日期型字段都可以使用通配符。
15.A。【解析】常见的查询分为选择查询、操作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和SQL查询。其中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操作查询是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参数查询是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交叉表查询是利用表中的行和列来统计数据。在本题中,在行列交叉处进行计数,便可得到结果。
16.B。【解析】本题中,SQL查询由于有分组查询GroupBy子句,在GroupBy后面的就是分组字段也就是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17.C。【解析】查询的设计视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字段列表,下半部分为设计网格。其中设计网格中有若干行,常用的有:“字段”表示可以在此添加或输入字段名;“表”表示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的名称;“总计”用于确定字段在查询中的运算方法;“排序”用于选择查询所采用的常用方法;“准则”用于输入一个准则来限定记录的选择。
18.A。【解析】二分法查找只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而顺序查找用在顺序存储的非有序线性表和线性链表。
19.D。【解析】本题考查对软件生命周期的理解。软件生命周期整体上可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
其中定义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订和需求分析;开发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和测试;维护阶段是一个单独阶段,不包含在开发阶段内。它是所花费用最多的一个阶段。
20.D。【解析】在Access中以AutoExec名字命名的宏,会在数据库打开时自动运行。若想在数据库打开时不自动运行宏,需要在打开数据库时按住上档键“Shift”。
21.D。【解析】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能触发的只有tText的Change事件,在给控件的属性赋值时,必须加上控件名,不可将其省略。
22.C。【解析】视图设计的设计次序分3种: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和由内向外,它们为视图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23.C。【解析】报表的版面设计中,用于修饰版面的控件只有直线和矩形,没有其他控件。
24.C。【解析】选项组是一个组框以及一组复选框、选项按钮(切换按钮)。如果选项组结合到某个字段,实际上是组框架本身,而不是组框架内的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结合到该字段上;选项组也可以设置为表达式或非结合选项组,在自定义对话框中使用非结合选项组接受用户的输入。使用结合性选项组时,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
25.C。【解析】表中的格式属性用来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输入掩码是用来控制输入格式或检查输入中的错误的,两者不一样,虽然对于大多数数据类型都可以设计输入掩码,但是只有文本型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才可以使用输入掩码向导,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和输入掩码的作用也不一样。
26.C。【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及定义,一棵深度为k且有2k-l个结点的二叉树为满二叉树。满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为最后一层的结点数,又根据满二叉树的性质,在满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因此深度为5的满二叉权的叶子结点数为25-1=16个。
27.D。【解析】模块的函数与子过程不相同,子过程没有返回值,而函数通常具有返回值,当然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在函数中可以使用return语句返回函数值,return语句可以有多个,函数可以嵌套调用,但是不得嵌套定义;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它们互相无关。
28.B。【解析】在SQL的查询语句中,Select子句用于指定最后结果中的字段,Where子句用于指定查询条件,只有满足条件的元组才会出现在结果中。对于本题来说,由于Select子旬后面是Student.Sname,故此查询结果只有学生名;Where子句中首先将Student.Sn0和Sc.Sno相等的筛选出来,为两表连接;并且条件SC.Cno='C1'限定了选修的课程号为C1。
29.A。【解析】在VBA的过程调用时,参数有两种传递方式:传址传递和传值传递。如果在过程声明时形用ByVal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值调用,此时参数的变化不会返回到实参;若用ByRef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址调用,此时形参的变化将会返回到实参;没有说明传递类型,则默认为传址传递。由于本题要求可以返回两个变量的结果,所以应该使用传址调用,不能出现传值调用,也就是不能出现使用ByVal声明的形参。
30.A。【解析】报表的控件来源必须以等号“=”开始,控件来源可以设置为有关字段的表达式,字段必须用中方括号“口”括起来,要计算某一项的最大值可用Max()函数。
31.D。【解析】在VBA中,在If…EndIf…结构中包含其他If…EndIf…结构的构造称为选择嵌套,对于嵌套的层次没有严格规定,理论上可以嵌套无穷多层次。
32.A。【解析】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设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有n0=n2+1,本题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70,所以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69,故总结点数=叶子结点数+度为1的结点数+度为2的结点数=70+80+69=219。
33.B。【解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这五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作、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是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二者不能等同。
34.A。【解析】元组分量的原子性要求二维表中元组的分量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关系的框架称为关系模式。一个称为关系的二维表必须同时满足关系的7个性质。
35.C。【解析】定义输入掩码属性所使用的字符如下表:

字符

说明

O

必须输入数字(0~9)

9

可以选择输入数字或空格

#

可以选择输入数字或空格(在“编辑”模式下空格以空白显示,但是在保存数据时将空白删除,允许输入加号和减号)

L

必须输入字母(A~Z)

可以选择输入字母(A~Z)

A

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

 

可以选择输入字母或数字

&

必须输入任何的字或任一个空格

C

可以选择输入任何的字或任一个空格

.:;-/

小数点占位符及千位、日期与时间的分隔符(实际的字符将根据“Windows控制面板”中“区域设置属性”中的设置而定)

将所有字符转换为小写

将所有字符转换为大写

使输入掩码从右到左显示,而不是从左到右显示。输入掩码中的字符始终都是从左到右。可以在输入掩码中的任何地方输入感叹号

\

使接下来的字符以原义字符显示(例如:/A只显示为A)

36.C。【解析】当在数据表视图下向表中输入数据时,末输入的数据都使用该字段的默认值。
37.A。【解析】Array(arglist)函数用于将arglist参数中一组用逗号隔开的值列转换成一个数组并赋值给某数组变量。在本题中,a(1)=1,a(2)=2,a(3)=3,a(4)=4;第一次For循环后:s=O+a(4)*1=4,j=1*10=10;第二次For循环后:s=4+a(3)*10=34,j=10*10=100;第三次For循环后:s=34+a(2)*100=234,j=100*10=1000;第四次For循环后:s=234+a(1)*1000=1234。所以答案为A选项。
38.B。【解析】在VBA中定义的数组默认下限都为0。本题每次把S*10后加上数组的某一个元素构成一个新的数字,从下标为1的第二个元素开始。
39.C。【解析】本题考查VBA中循环结构的知识。这类问题需要分析出每一次循环所做的操作。第一次循环时,i=1,n=0,x=0/1,所以累加上去的是0/1;第二次循环时,i=2,n=1,x=1/2,所以累加上去的是1/2;第三次循环时,i=3,n=2,x=2/3;所以累加上去的是2/3;循环5次后累加的应该是0/1+1/2+2/3+3/4+4/5。
40.B。【解析】在Until循环中,条件为真时退出循环,条件为假时执行循环体。在While循环中条件为真时执行循环体,条件为假时退出循环。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