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计算机二级考试Access试卷及答案7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3月21日

  (3)D)【解析】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插入的顺序表,允许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头,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队列的操作数是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因此队列亦称作先进先出的线性表,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 
  (4)B)【解析】遍历就是不重复地访问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二叉树遍历的方法有3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记住3种遍历的顺序: 
  ①前序,访问根一接前序遍历左子树一按前序遍历右子树。②中序,按中序遍历左子树一访问根一按中序邋历右子树。③后序,按后序遍历左子树一按后序遍历右子树一访问根。所以对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结果为ABDGEHCF。 
  (5)A)【解析】在最坏情况下,冒泡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1)/2;简单插入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I)/2;希尔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0(nl’5);堆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O(nl092n)。 
  (6)B)【解析】模块独立性是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耦合与内聚是相互关联的。在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则耦合性越弱。一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问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7)C)【解析】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其中开发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 
  (8)D)【解析】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所以选项A),选项B)和选项C)都不正确。 
  (9)B)【解析】一个班可以有多名学生,而一名学生只能属f一个班级,所以“班级”与“学生”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属于‘刈多关系。 
  (10)C)【解析】在对程序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将进入 
  程序涧试,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