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辅导分析:网络基本概念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0月29日

  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即分组交换又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不需要预先建立线路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必须带地址;
  虚电路方式:需用预先建立逻辑连接,所有分组依次传送,不必带地址,不会出现乱序、重复、丢失,不需要路由选择,线路不专用,可一对多。
  10、网络协议
  (1)概念:为网络数据传递交换而指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
  (2)协议分为三部分:(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概念:将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体现出的两个内涵请补充: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2)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可以有以下好处: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低层的服务,不需要知道低层如何实现)、灵活性好(只要接口不变,各层变化无影响)、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各层、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12、ISO/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功能:构建网络和设计网络时提供统一的标准
  (2)概述: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采用了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实现了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
  (3)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各种协议精确定义了应当发送什么样的信息,但不涉及如何实现)。
  (4)OSI七层:
  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网卡、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和LLC,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网卡、交换机)
  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功能,可以认为使用IP协议(路由器)
  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进程间的端到端服务,向高层屏蔽细节,最关键的一层。可以认为使用TCP和UDP协议。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使用NETBIOS和WINSOCK协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