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学习:第八章网络应用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组播技术、P2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IPTV、VoIP、网络搜索技术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产。
第八章 网络应用技术
本单元概览
一、组播技术。
二、P2P网络。
三、即时通信系统。
四、IPTV。
五、VoIP。
六、网络搜索技术。
一、组播技术 1、IP组播的概念和特点
单播:通常采用的传播方式,基本特点是
一对一传输数据。单播发送者发送的信息一次只能传到一个接收方。
广播:由
路由器或交换机将同一个信息无条件地发送给每一条路径中的节点,由接收者决定接收还是丢弃。(一对多),发送方只发送一次,由路由器和交换机重复发送。
组播: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方发送
单一数据报到多个接收方的网络传输方式。无论组成员多少,只发送一次数据包,组播
采用组播地址寻址,只向需要数据包的主机或网络发送。(一对一组)
2、IP组播特点:
组播使用组地址:每个组播组拥有
唯一的组播地址(D类地址),组播数据包可以送到标识目的主机的组地址。
动态的组成员:组播成员是动态的,本地的组播路由器
周期性的向本地网络主机进行
轮询。
底层硬件支持的组播:Internet是由许多网络互联,其中有些网络是以太网,以太网本身具有硬件组播能力。
3、组播技术基础
(1)IP组播地址:A、B、C为单播地址,D为组播地址,E保留地址。 组播地址最高4位为1110+ 28位,
范围224.0.0.0至239.255.255.255。每一个组播地址标识为一个组播组。
(2)组播相关协议
组播协议分为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协议(
IP组播管理协议);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的协议(
IP组播路由协议)。
IP组播组管理协议:
组管理协议(IGMP)在主机和与主机直连接接的路由器之间运行。实现双向:主机通过IGMP通知本地路由希望加入特定组;另一方面,路由器通过IGMP周期查询局域网内某个已知组的成员是否处于活动状态,实现组成员关系的收集与维护。包括IGMP和CGMP。
IP组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分为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和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其中
域内组播路由分为
密集模式和
稀疏模式。域内组播有MOSPF协议、DVMRP协议、PIM协议。
组播路由不同于单播路由,由源地址、组地址、入接口列表和出接口列表4部分组成。只有匹配源和组地址,且从入接口到达时,才算是完全匹配一条路由。组播要扩展到Internet,需要域间组播路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