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网络应用: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已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为基础,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进行的商务行动。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是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的概念为: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的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
电子商务的好处:1 以最小的费用制作最大的广告。 2 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的变化,作出理性的决策。 3 展示产品而不需要占用店面,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获得几乎同等的商业机会。 4 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获得顾客的反馈消息。 5 在线交易方便,快捷,可靠。 使用户了解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只是电子商务的第一步。 在线交易是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的。 它是买卖双方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进行在线的销售与购买。 在线交易需要较为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降低在线交易的风险。
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1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最典型,最基本的应用。2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应用3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信息,经数据通信网络,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既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报文,已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消息。按照协议将标准化的文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
EDI系统三个特点:1 EDI是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于EDI通信网络系统相连接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2 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消息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国际标准。3 数据自动的投递和传输处理不需要人工介入,应用程序对它自动响应。 总之,计算机通信网是EDI应用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应用是EDI的前提条件,而数据信息标准化是EDI的关键。
EDI的工作流程:1 发送方计算机应用系统生成原始用户数据。
2 发送报文的数据影射与翻译。影射程序将用户格式的原始数据报文展开为平面文件,以便使翻译程序能够识别。翻译程序 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的EDI格式文件。平面文件是用户格式文件和EDI标准格式文件之间的中间接口文件。3 发送标准的EDI文件。4 贸易伙伴获取标准的EDI文件。5 接受方应用系统处理翻译后的文件。 与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不同,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网络中传输的是经过翻译软件翻译的标准格式报文。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是实现EDI的基础和必要条件。EDP主要是企业内部自身业务的自动化。 在EDI应用系统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通过专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EDI网络平台,建立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