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基本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鉴别性;不可否认性)
信息泄露与篡改(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伪造信息)
网络攻击(服务攻击与非服务攻击)
服务攻击:指对网络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网络拒绝服务,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
SYN 攻击时一种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
非服务攻击:不针对某项应用服务,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协议进行的 源路由攻击和地址欺骗都属于这一类 非服务攻击更为隐蔽,是种更为危险的攻击手段
非授权访问以及网络病毒转自:考试站 examzz.com
目前 70%的病毒发生在网络上
设计一个网络安全方案时 需要完成四个基本任务
(1) 设计一个算法,执行安全相关的转换
(2) 生成该算法的秘密信息(如密匙)
(3) 研制秘密信息的分发与共享的方法
(4) 设定两个责任者使用的协议,利用算法和秘密信息取得安全服务
P2DR 安全模型
包括 :策略防护检测 响应
数据备份:
完全备份:恢复速度最快 空间使用最多 备份速度最慢
增量备份:恢复速度最慢 空间使用最少 备份速度最快、
差异备份:中间性能
冷备份: 又叫离线备份 恢复时间长 投资少
热备份 又称在线备份 很大的问题是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加密技术: 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 密码体制是密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在密码学基本原则:一切密码属于密匙之中。在设计加密系统时,加密算法是 可以公开的,真正需要保密的是密钥
猜测每 10 的六次方个密钥要用 1 微秒的时间
数据加密标准 DES 是最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采用 64 位密钥长度,8 位用于奇偶校验,用户使用其中的 56 位 非对称加密技术:对信息加密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用来加密的密钥是可以公开 的,解密的密钥是用来保密的,又称公钥加密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分类:寄生方式(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 按破坏性(良性,恶性)
网络病毒特征: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广;破坏性更强;难以控制和根治;编写方式多样,病毒变种多,智能化,混合病毒
恶意代码: 蠕虫(计算机蠕虫是一个自我包含的程序或程序集,能够传播自身并拷贝自身) 分为宿主计算机蠕虫和网络蠕虫
木马(木马是没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恶意程序) 木马传播途径:电子邮件,软件下载,通过会话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