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预习知识点(10)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29日

  15. 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16. 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17. 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圆轴度、对称度等。

  18. 检测应选择在正确的部位,通常在加工面或轴线上检测,当设备有多个加工面和轴线时,应选择在主要工作面或主要工作轴线上;检测应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积累偏差;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例如日照温度、风力等因素对室外高层塔类设备的影响。

  19. 大型设备(如机床)的基础尺寸长、大、深,当气温变化时,由于基础上下温度变化不一致,上面温度变化大、下面温度变化小,这样就使设备基础产生了两种情况的变形。当气温升高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设备基础中间上拱;当气温下降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设备基础中间下陷。

  20. 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标高、各点的标高差、安装水平偏差、铅垂度、直线度、平行度等,将直接影响设备各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21. 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是在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许多设备在生产运行时则处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如汽轮机、干燥机在运行时通蒸汽,温度比与之连接的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高,在对这类机组的联轴器装配定心时,应考虑温差的影响,控制安装偏差的方向。

  22. 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精度时,运行中温度高的机器(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机器(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精度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运行中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便能得到补偿。

  23. 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仅在自重状态下进行,设备投入运行承载后,安装精度的偏差有的会发生变化。如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时就应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变化。

  24. 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设备安装装配中的许多配合间隙是可以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的。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调轴承的间隙,轴封等密封装置的间隙,滑道与导轮的间隙、导向键与槽的间隙等。如设备运行时,这些间隙都会因磨损而增大,引起设备在运行中振动或冲击,安装时间隙选择调整适当,能补偿磨损带来的不良后果。

  25. 连续生产机组中各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如控制相邻辊子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度偏差的方向相反,就可以减少产品在机组运行中的跑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