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预习知识点(7)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29日

  32. 通电试运行要按工程所在地供电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经试运行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的保管维护,由施工单位移交给业主或用户。

  33. 建筑电气工程的交工验收依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建筑电气工程仅是建筑单位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要随同该单位工程的其他分部工程一并进行验收,验收的管理、验收的程序和质量合格的判定以及验收资料的类别均应按统一标准的相关条款办理。

  34. 电气设备搬运或吊装要参阅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避免不当的方法导致破损;吊装就位前要确定设备的重量和绳索(千斤)的吊点及张角,防止设备发生变形现象。

  35. 布线系统穿越防火分区或在高层建筑的电气竖井中敷设时,应在敷设完成后做好封堵,封堵用防火包或防火泥。

  36. 载流导体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按工艺标准执行,确保连接质量,螺栓连接可用测力扳手测定力矩以验证连接的可靠程度。

  37. 布线系统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将刚性电线、电缆、母线等外壳和刚性的导体换成柔性的外壳和导体。

  38. 试通电、试运行、试运转均应制定技术方案;方案内容:要描述组织构成和分工、安全防范措施、判定合格标准等内容。

  39. 所有检查试验均应有记录,并签字确认,记录应保持真实、完整、齐全和及时。

  40. 建筑电气工程受电前应配齐设计要求的消防器材;受电后不论何方保管均应按用电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送电或断电。

  41. 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42. 接闪器指的是接受雷电的导体,突出于建筑物,使雷电通过它导入大地而不经建筑物其他部位导入而起到保护作用。主要形式: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

  43. 引下线指的是由接闪器导雷引入大地构成路径的导体;主要形式:有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圆钢、扁钢、裸导线等构成的避雷引下线

  44. 接地装置指的是埋入地内-0.7m以下的接地极组,是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若人为设置专门打入的称人工接地体;若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地下室钢筋以及埋设的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装置散流极称为自然接地体;此外还有专门生产的成品,如接地模块等。

  45. 防雷接地装置系统的施工安排坚持由下而上的原则,即先接地装置完成再敷引下线,最终完成接闪器。

  46. 明敷的避雷带、网及引下线应平直,转弯处应成圆弧状,不得形成锐角折弯。

  47. 每栋建筑物地面以上至少留有两个接地电阻测定用的测点,并标识明显清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