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
工作场所内的员工、
临时工作人员、
合同方人员、
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P19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都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职业健康安全发生相互作用的不健康、不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同点:
管理目标基本一致;
分别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改进管理绩效;增强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形象。
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强调预防为主,系统管理,持续改进和PDCA循环原理。
不规定绩效标准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模式P198
3.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17个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共同有机构成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整体,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模式
核心要素包括以下10个要素: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
结构和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
绩效测量和监视;
审核;
管理评审。
P199 7个辅助性要素包括:
培训、意识和能力;
协商和沟通;
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和记录管理。
P201 核心要素是10个,包括:
环境方针;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运行控制;
监测与测量;
评估法规的复合型;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其余7个要素为辅助型要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和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P202 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
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对需要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或
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应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当考虑
施工安全和
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
重点部门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应进行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
指导意见。
对于采用
新结构、
新材料、
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中提出
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在工程总概算中,应明确
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费用、
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等。
P203 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
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
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
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对于应当拆除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
15日前,将拆除施工单位
资质等级证明,
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涉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
措施的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企业的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
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生产的
主要负责人。
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
主要责任,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
连带责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领导决策、
成立工作小组、
人员培训、
初始状态评审P204(七)体系文件编写
体系文件包括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三个层次。
P205 4.作业文件的编制
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更多一级建造师信息请查看:一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