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法规》重点内容解析(97)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7日

  1Z302030 合同的效力

  1Z302031 掌握合同的生效

  一、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完成了签订合同过程,并就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合同成立不同于合同生效。合同生效是法律认可合同效力,强调合同内容合法性。因此,合同成立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而合同生效体现国家意志。

  (一)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

  1.存在订约当事人

  合同成立首先应具备双方或者多方订约当事人,只有一方当事人不可能成立合同。例如,某人以某公司的名义与某团体订立合同,若该公司根本不存在,则可认为只有一方当事人,合同不能成立。

  2.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是订约双方或者多方经协商,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3.经历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缔约当事人就订立合同达成合意,一般应经过要约、承诺阶段。若只停留在要约阶段,合同根本未成立。

  (二)合同成立时间

  合同成立时间关系到当事人何时受合同关系拘束,因此合同成立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合同成立时间,遵守如下规则:

  根据《合同法》第32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各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33条:“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此时,确认书具有最终正式承诺的意义。

  (三)合同成立地点

  合同成立地点可能成为确定法院管辖的依据,因此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合同成立地点,遵守如下规则:

  根据《合同法》第34条:“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根据《合同法》第35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重点解析]

  1.理解合同成立的含义,注意掌握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关系。

  2.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很适合命题的,需要很好地掌握。

  3.注意第32条、第35条中的“或者”的含义。

  二、合同生效

  合同生效指合同具备生效条件而产生法律效力。所谓产生法律效力指合同对当事人各方产生法律拘束力,即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受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同义务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更多一级建造师信息请查看:一级建造师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